柳州创新构建公共资源智慧交易体系数智化改革成效显著
近年来,柳州市以打造全国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目标,通过“一网通办、一键智能、一体监管”三大核心举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智化改革路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累计办理“不见面交易”服务事项13129件,为企业盘活招投标资金1510万元,数智技术应用成效位居广西前列。
一网通办减负增效
自2015年实现广西首个电子开标项目以来持续推动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转型。一是“智能服务”提效率。以智能服务标准化,推动流程再造,动态升级117项“不见面交易”服务事项清单,涵盖公告发布、开标评标等8大类,2025年单个项目平均降本达2万元。二是“资金管理”减负担。以金融服务升级,释放企业活力,2019年首创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业务,2020年实现48小时全流程电子化退款,及时率保持100%,2024年推出CA数字证书免费政策,2019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盘活企业资金1.17亿元。三是“信息透明”促公平。以信息公开透明化,优化招投标市场环境,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房建市政等类型进场交易项目100%实现招标信息预公开。
一键智能提质扩容
2025年通过“双端协同服务”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平台,计划引入博士团队攻克招投标领域技术难点,形成特色服务模式。一是“AI咨询”破瓶颈。基于DeepSeek大模型开发AI机器人,建成全国首个双端大模型咨询平台,整合6万条交易数据覆盖20余场景,日常咨询重复率降低50%。二是“云端培训”强技能。首创“考学一体”模式,首期培训吸引429名代理参与,通过率98%,截至2025年上半年“交易微课堂”累计开展20期专题培训。
一体监管防控风险
当前,柳州市推动人工智能与交易服务、监管全链条融合,尝试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柳州样本”。一是“智能审查”防风险。自主研发招标文件审查智能体,内置排斥潜在投标人、设定不合理条件、串通投标等8大类32项招投标领域专属合规审查标准,2025年上线首月识别累计审查18份招标文件合规性,自动识别潜在风险点20处。二是“数字治理”探路径。重点推进柳州市科协软课题:《数字治理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同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智汇交易·科创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枢纽”,相关成果获自治区科协认定为2025年提质增效项目;预计创新成果可应用于交易改革、监管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