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位一体”管理体系 打造标中环节管理新标杆——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易现场管理及相关异常情况的处置,始终是公共资源交易“标中”环节的核心关注点。今年以来,柳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紧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核心目标,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数字化见证、多元化共建”为工作思路,创新构建“建章立制+双线巡查+智能监测+政企联合”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在提升交易服务效率的同时,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让交易服务既有温度又有速度。
一、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助力市场公平竞争
近年来,交易中心持续完善制度框架,梳理汇编42项对外服务管理制度,为交易全流程划定“标准线”。2025年5月修订的《柳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主体行为规范(2025 版)》,覆盖招标发起至中标公告发布29个关键环节,为招标人、投标人等六大类交易主体建立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负面清单”。同时,实施“四色马甲”可视化管理机制,要求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各方代表在开评标期间统一穿着不同颜色的工作马甲,实行分类识别管理。这不仅强化了进场交易各方主体责任意识,更提高了交易现场的管理效率。见证人员能凭借色彩快速锁定人员身份,调取交易画面核查身份的平均时长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2分钟,有效维护了交易秩序,保障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为民营经济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双线巡查:构建标准化服务监管体系 保障市场规范运行
建立“日常巡查+专项巡查”双线巡查机制,依据各项规章制度,围绕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管理、专家抽取、开标评标活动、保证金收退等业务服务或场内管理方面开展动态巡查。日常巡查重点关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现场管理秩序等常态化管理内容,专项巡查则针对重大项目交易、复评项目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检查,形成“日常全覆盖、专项有侧重”的巡查模式。巡查情况按月通报,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示督导,提高问题反馈时效和处理质效。2025年1- 8月,累计开展日常巡查161次,专项巡查7次,发现问题9次,推动4项流程优化、5项制度完善。这一系列举措强化了交易中心内部管理,推动工作人员提供标准化服务,严格依照规章制度维护现场交易秩序,及时记录违法违规情形,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交易环境。
三、智能监测:打造数字化见证高效服务 提升市场交易效率
依托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交易中心以智能见证平台为核心,破除交易系统、视频监控、数字电话这三大系统的数据壁垒,构建“四维一体”的智能管理网络(涵盖流程监控、人员管控、音视频见证、外联通讯)。招标代理机构借助一体机进行自助签到,并上传交易主体身份核验材料。见证人员通过数字见证系统多个项目的一屏统览以及异常帧回放功能,实时监测场内交易行为,随时记录项目进展情况。交易主体的异常行为记录以“e快递”形式形成行为档案,固化违规线索,实现开评标全流程智慧监管、多视角智能见证,强化见证结果运用。与传统人工见证方式相比,数字化见证模式可节约50%以上的人力成本。2025年1-8月,完成了1708个项目的“电子见证”,见证服务电子化率达到100%,平均见证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数字化见证的高效运行,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降低了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四、政企联合:构建多元化共建共享格局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现场管理多元共治理念,有效发动招标代理机构参与现场管理,形成政企联合的治理共同体。依据《柳州市代理机构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行为考核办法》,明确“代理机构及其项目工作人员向交易中心书面反映场内交易活动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提供有效线索,经查属实,一次可加10分”。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正向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企业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政企联合有效维护现场交易秩序,实现“阳光交易”的共建共享。同时,同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公布投诉接收电话和处理流程,畅通投诉渠道。接到投诉反映后,第一时间联系投诉者详细了解诉求,并联合行业监管部门推进问题整治,确保投诉“及时受理、公正处理、合理解决”,全力消除影响交易秩序的“中梗阻”,切实为交易主体排忧解难,加速提升交易服务满意度。政企联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主体的作用,为民营经济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力。
展望未来,交易中心将不断探索这一管理体系,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深度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管理,持续完善问题发现、反馈、整改的闭环机制,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服务,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积极力量。